您目前的位置:error>正文

清明时节话传统 童心巧手寄思情

作者:汪绪来源: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发表时间:2025-04-07阅读次数:89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清明习俗,温江区实验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通过制作手工、诵读古诗等方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活动中,孩子们以童真童趣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对生命的珍视。
       一、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
       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团员教师前往温江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扫墓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教师整齐列队,通过敬献花篮、默哀致敬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二、风筝舞春色  童声诵清明
       在兜兜兔班,一场“清明融情·童心寄思”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观看《清明的由来》短片。当听到寒食节的传说时,他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清明节还有这么多故事呀!”随后,孩子们兴奋地讨论起清明节的习俗。接着,兜兜兔的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艺术家,用彩纸、粘土和画笔,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春日风筝。他们用彩色的纸条缠绕出小动物的尾巴,用粘土捏出五颜六色的花朵,还在风筝上画出了心中的彩虹。最后,兜兜兔的孩子们齐声朗诵《清明》童谣,清脆的童声回荡在教室里,仿佛在向春天诉说心中的美好愿望。
       三、绘春意盎然  话传统悠长
       可可鸭班的孩子们则通过“清明时节话传统”活动,走进了清明节的文化世界。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植树、放风筝……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的感受。随后,可可鸭的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绘制出心中的清明节。他们画出了绿油油的草地、飞舞的风筝,还有一家人踏青的场景。有的孩子还用粘土制作了小树苗,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你看,这是我画的春天!”
       四、巧手捏青团  童心传古韵
       在绿豆蛙班,一场“巧手做青团,传承清明情”的活动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老师通过绘本和动画,向孩子们讲述了清明节的来历和青团的意义。孩子们用超轻粘土和工具,开始了“青团”制作。他们认真地揉捏、搓圆,再用小工具刻画出叶脉纹路。有的孩子还发挥创意,给青团加上了可爱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还约定回家后要和家人一起品尝真正的青团,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明时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活动如同一颗颗文化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儿童心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82c267ec41acbd95883746ec6357c42c_720.jpg

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园所简介

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始建于1954年9月,前身为温江地区保育院,1990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地市合并,更名为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目前为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成都市一级一等园,成都市名校集团龙头园[详情]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