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且4——5岁科学探究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在9月份的家长进课堂活动中,小海星班张子杰的爸爸从新疆寄来了一株棉花。由于棉花生存条件的特殊性,在本地区是无法进行棉花的种植,所以本地区大多数人重来没有见过真正的棉花。这一新鲜植物的到来引起了我班幼儿极大的兴趣,幼儿纷纷围着张爸爸,好奇的问他:“棉花怎么长这样啊?”
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教师通过家长进课堂发现幼儿对棉花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对棉花的知识经验不多,幼儿对新知识求知欲明显。为此,我班的“棉花”项目活动就开始了。
首先,跟着我们一起来认识棉吧。
棉花结的果子就像桃子一样挂在棉杆上,所以这时候叫“棉桃”。棉桃破裂后,软绵绵的棉花就露出来了,仔细一看,雪白雪白的。棉花里面还藏有黑黑的、硬硬的小籽,仔细找一找,这就是“棉籽”。棉花采摘后,只剩下光秃秃的外壳,这就是“棉壳”。
活动中,我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讨论:棉花可以做什么?还在家里面找了许多的棉织品,你们也来看看吧。
在探索棉花的特性时,我们利用棉花的柔软性进行了创意手工作品《棉花糖》.
我们还结合棉花的吸水性,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种植活动。我们先讨论了种植活动的步骤,随后就开始自己动手种植了。用棉花种种子,是不是第一次听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到底能不能成功呢?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们的种子怎么样了?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种子怎么变黑了,好臭。”
“我的种子发芽了,赶快记下来吧。”
我们的活动还没有结束,敬请期待···
我们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教师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和兴趣,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和幼儿一起发现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及时的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