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发展
——小班组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个活动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以及班上孩子的兴趣及发展水平来进行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近期,我们小班组进行了关于“泡泡”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年级组5个教龄在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围绕着“泡泡”这一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班上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以及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设计并组织了一次相关集教活动。其中,有三位老师设计了“制作泡泡水”的活动,还有两位老师则是带领幼儿对泡泡器和泡泡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每次活动后,我们都会从教师思想、活动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幼儿学习效果几个方面对该教师的活动进行点评,提出好的意见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也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积极讨论分析,从而获得答案。
通过这个活动,让教师们从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让青年教师能在公开教学活动中积累经验,锻炼教学能力,促进发展。
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青年教师们,会稳扎稳打,在实践中去磨练,去总结,去进步。纵使教育的这条道路布满荆棘,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愿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